廟宇介紹Temple
    永和保福宮

     

     

    一、歷史沿革

       永和龜崙蘭溪洲地區的開發溯自清乾隆初年,先民的祖籍大致為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移居而來,早年以台北大龍峒保安宮為信仰中心,每年參與祭典皆靠渡船往返,盛夏常有暴雨頗受不便,故於清道光年間分香恭請保生大帝神像,並於輪寮腳以茅草為厝奉祀之。

     

        第二次興建:因該處地勢低窪,洪水暴發慘遭沖毀,遂於清同治12年(1873)遷建今址,由曾萬成捐獻廟地、林光成捐助號召全庄興建【公厝】恭奉之;日治明治44年(1911)遭颱風吹毀倒塌,當時物力維艱,至日治大正5年(1916)始由林火盛、陳坤源等鳩資倡建。

     

       光復後重修與增建:民國47年(1958),政經局勢漸趨穩固,信士林塗、洪寶樹等有鑑於宮牆失修,廟貌不整,乃發動整修內外,增建康樂臺等,並組織管理委員會。

     

    第四次興建:民國56年(1967)有鑑於廟裡空間狹小,祭典時擁擠不堪,遂由陳熙烈發起,公推林萬居為主任委員組織重建委員會,將【公厝】拆除重建,興建面寬五開間之兩進式廟宇,於民國60年辛亥年落成,並建醮慶成,民國72年癸亥年啟建祈安福醮,民國96年丁亥年圓醮大吉。

     

     

    第五次重建:地方民眾於民國98年倡議改建,時任主委林阿在依前例組織重建委員會。遂於民國99年拆除舊廟,民國100年興工,並於民國104年(乙未年)農曆十一月廿四日入火安座。

     

        新廟為縱深三進之閩南式廟宇,正殿奉祀保生大帝及三十六官將,後殿三樓奉祀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神農大帝、玄天上帝;後殿二樓奉祀觀音佛祖、關聖帝君、保儀大夫、保儀尊王、飛天大聖、財神爺、文昌帝君、孚佑帝君、斗母元君、太歲星君;後殿一樓奉祀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等。

       

    二、祀神介紹

    (一)保生大帝:

       又稱「大道公」、「花橋公」。本地因屬保安宮第三保祭祀圈(俗稱「三保三」),每逢迎神賽會,皆會迎請保安宮「二祖」蒞境。日治末期空襲期間為保護二祖神像,特別安排駐蹕於本宮,本地與總督府僅隔著新店溪,又本地戰末亦被大肆轟炸但卻無人傷亡,大家更篤信為大帝之庇佑。直至民國50年代,保安宮廟方為維護文物開基老神像停止供人迎請出巡,故本宮自行雕造二祖神像於廟內安奉代替正身奉祀。

     

    (二)飛天大聖:

       飛天大聖為大道公生前之徒弟,名為張聖者,原為泉州同安縣主簿,為追隨保生大帝行醫濟世而棄官從醫,信仰發源地廈門海滄區囷瑤村「玉真法院」有清代石碑記載「聖君以三五飛步之術傳斬妖伏魔之法」,推論飛天大聖之名號由是而來。本地與對岸之台北市萬華區加蚋仔庄,自古有渡船互為往來,本地昔有「飛天大聖會」,神像由該地迎請奉祀之。

     

    (三)保儀大夫:

        昔日永和地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時有病蟲之害,欲求稻禾順利收成,每年農曆四月初五日特別至木柵忠順廟恭請保儀大夫暨本宮眾神駕臨巡境,祈求五穀豐登。又農曆六月十五日第一期稻作收成之時,亦再度恭請神明謝戲答謝庇佑農作物豐收。今改三月十五日迎請保儀大夫參與本宮保生大帝聖誕繞境,而六月十五日之「尪公戲」則維持不變。

     

    (四)福德正神:

         龜崙蘭溪州庄本境之福德正神、福德夫人自古奉祀於本宮,每逢初二、十六或誕辰之日,市賈商客絡繹不絕前來本宮祈福,彰顯本宮土地公神力感應十方香火鼎盛。

     

    保福宮的建築格局

    保福宮,整體面寬九開間(40米),五門格局,包含中央三川門與左右龍虎門,各三開間;深三進(48米),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媽祖殿、觀音殿與凌霄寶殿),規劃為「回」字形的祭祀空間,而後殿又為三層樓的宮殿建築,分層供奉不同的神尊,造就其廟宇基地的特色為寬幅大,進深小;建築外型的特徵是高瘦矗立,三川殿的簷口特別挑高,營造雄偉感;另一特色為三川殿、正殿、後殿皆設計木構藻井,風格各有千秋,足見設計者的縝密心思。

    抬頭仰視整個廟貌,三川殿樓高約16米,正殿樓高約23米,後殿高約34米,從三川殿到正殿、再從正殿至後殿,採取寓意「步步高升」的建築式樣,呈現巍峨莊嚴的宗教場域。

    本宮取向座北朝南,三川殿為三殿並聯式,各殿屋頂皆為假四垂八翹式結構。外觀如官帽般的飛簷翹脊,並設計「脊上加脊」的結構,增添華麗尊貴的效果,屋頂以剪黏、淋搪與交趾陶點綴,組成一幅精緻細膩,色彩斑斕的臺灣現代廟宇圖像。

    保福宮的建築裝飾特色

    彩繪之美

    進入保福宮,即能感受到本宮對於彩繪與按金工事的嚴謹要求,處處可見臺灣中生代重要藝師的作品,由傳統的「對場」模式,激發藝師的真功夫,作品主題有山水畫、戲曲故事及宗教典故,層次豐富。

    三川殿、正殿與後殿的三層宮殿即是集結眾路好手的競畫場域,由潘岳雄、蔡龍進、蘇天福、許良進、廖慶章、簡宏林、王瑞瑜、莊春波及張棋洲等各自領軍,為保福宮添上彩繪風華。

    彩繪為結合美術、書法、工藝的綜合藝術,例如三川殿兩側壁堵「擂金畫」,係由許良進藝師以金箔擂成粉末在黑漆基底上繪製而成,內容為「八仙拱壽」、「紫氣東來」,畫工尤為精緻細膩。

    門神之美

    門神彩繪為藝師相當重視的表現場域,係藝師與團隊的心血結晶;三川殿的門神採木作的浮雕門神,材質為紅木,表層施以彩繪保護,整體形式威武穩重;後殿三層宮殿的門神彩繪,即為保福宮藝師群的展示重鎮。

    後殿之靈霄寶殿明間「托塔天王」與「二郎真君」,為蘇天福與王瑞瑜搭檔完成的作品,靈霄寶殿主祀玉皇上帝,故以托塔天王李靖與二郎神楊戩為守護神。細看李靖之鬍鬚根根可數,楊戩的三尖二刃槍鋒銳快利,鎧甲衣紋處理精細,色澤運用搭配得宜,這來自於藝師對於技藝的嚴格要求。

    交趾陶之美

    保福宮的經典交趾陶作品位於室外步口及三川殿左右二側大型壁堵,由葉星佑藝師承作,壁堵主題為「保生大帝成道」及「絲線過脈」;位於後殿二樓觀音殿正對面照壁,則為臺灣北部少數大型交趾陶作品「觀音助玄奘西行求法」及「忠孝節義」。

    葉星佑是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得主,亦是交趾陶大師葉王第四代傳人,本宮重建工程特邀請其為宮內交趾陶作品進行創作,其作品風格保有傳統結構的本質,色彩古樸典雅,注重細微的寫實手法與釉色變化,其以三川殿的大型壁堵作品,完美演繹交趾陶低溫彩釉的繁複工序。

    木雕之美

    現代鋼筋結構廟宇是保福宮的建築形式,木質構件已為少數,以藻井及神龕的木雕設計為精華;保福宮延聘陳石亮、鐘銀樹、王瑞瑜等藝師親自為神龕按金,以表本宮對於傳統工藝之重視程度。

    全廟木雕之設計與工程為陳惠德藝師之精心傑作,而正殿神龕的按金工序為擁有四十年功力的陳石亮藝師作品,精緻的細節容許信眾貼近檢視。各殿神龕及藻井均採用越南檜木雕刻、彩繪及按金而成,藻井是以榫接方式向中心懸挑的天花板結構,呈現富麗堂皇之感,宮內共有67座,包含方形、圓形、八角形等樣式,展現磅礡的工藝氣勢。

    石雕之美

    本宮三川殿前步口的雙龍柱、人物柱,宮內的聯對柱、石柱共有16對。而三川殿前步口的雙龍柱、人物柱為一體成形的巨石,委由中國石雕高級工藝美術師王經民製作,再運至臺灣立柱;每根石柱均以現代化技術抽心、內裝鋼骨為梁柱,作為穩固保福宮的重要基石。

    王經民藝師為福建省非物質遺產保護項目「惠安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其作品搭建起工廠化與手工業的橋樑,使得需用現代機械以及氣動工具製作的大型現代作品,仍保有傳統工法的情感意境,亦由此可看出保福宮注重民俗工藝的原則與標準。

    剪黏與泥塑之美

    剪黏亦稱為「剪花」,製作方式係以鐵絲紮骨架,次以灰泥塑雛形,最後將各式陶片黏於灰泥表面,人偶臉部則以陶土捏塑燒製後貼上,屬於鑲嵌藝術的工藝品;泥塑亦可稱為「灰塑」,基底材料與剪黏相同,皆為石灰泥,塑形完成後,表面施以彩繪。

    本宮的屋頂剪黏是以「淋搪」材料為主,特質為完工迅速、穩固、不易損壞;宮內的剪黏與泥塑作品則以講究細節為訴求,剪黏由潘坤地、陳中勝藝師為主鎮,泥塑由許良進起稿,黃春泰塑形協力完成。

    宮內的主要剪黏、泥塑作品皆位於三川殿左右二側,剪黏作品主題為「伐西岐」與「收梅山七怪」;泥塑作品主題為「財子壽」與「天官賜福」。剪黏與泥塑的欣賞重點在於「動態呈現」及「比例拿捏」,本宮泥塑作品之動態與比例達到和諧適宜的境界,而大型的泥塑作品亦為臺灣北部少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