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臺灣祀典武廟《大丈夫》歷史之窗~顯耀著帝制官民崇祀的尊榮!

開啟臺灣祀典武廟《大丈夫》歷史之窗~顯耀著帝制官民崇祀的尊榮!

【神傳媒記者劉采妮/台南報導】台南府城地區受到各界稱頌的「四大名匾」之一~臺灣祀典武廟《大丈夫》匾;透過林仁政博士的調研,並與廟方耆老的探討,以相關史料佐證相互串連,構成走入歷史的時空帷幕,鑽研珍貴史料,並與實物實景從想像空間中展開歷史迴廊一幕幕劇情~「臺灣祀典武廟」顯耀著帝制官民崇祀的尊榮!

圖說:開啟臺灣祀典武廟《大丈夫》歷史之窗(劉采妮拍攝)

圖說:臺灣祀典武廟擁有珍貴文物(劉采妮拍攝)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木材科學組林仁政博士,以其對木質文物保存科學分析、宗教文物研究、臺灣傳統木構建築保存科學木材鑑定的專長,進行臺灣祀典武廟《大丈夫》匾調查與研究,期望能將「官匾」的價值定位,打開「台南官祀歷史之窗」,讓民眾能更透徹認識臺灣祀典武廟之美。

根據資料記載:一生三進臺灣,三任臺灣知府楊廷理(公元1747年-1813年),曾經為臺灣祀典武廟留下三項珍貴捐題的重要文物:1. 清乾隆1794的《大丈夫匾》(落款:欽命按察使銜分巡福建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楊廷理薰沐敬書乾隆甲寅中秋)。2. 懸掛於正神房龍虎爿木刻楹聯(龍爿:數定三分扶炎漢討吳伐魏辛苦備嘗未了半生事業。虎爿:志存一統佐興朝伏魔蕩寇威靈丕振始完當日精忠。落款:柳州楊廷理敬書)3. 清乾隆1789年重修碑記(落款:乾隆五十四年夏五月吉旦 知臺灣府事 柳州 楊廷理敬書)。

清臺灣知府楊廷理崇奉令人仰望受歷代萬人景仰「關聖帝君」,以《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題字「大丈夫」讚譽聖神-臺灣祀典武廟主祀關聖帝君。

楊廷理(1747年4月18日~1813年),字清和,一字圓泉,號雙梧,又號水覃、半緣、甦齋、更生。廣西柳州馬平縣人,乾隆十二年(1747年)生於廣西左江鎮署,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經朝考合格派任京官、知縣或教職。一生三進臺灣,三任臺灣知府;在台灣任職期間曾經五入噶瑪蘭(宜蘭古稱),委其設治噶瑪蘭廳事宜。

根據林仁政博士指出,歷代官賜贈匾都有其象徵性製作特色;清乾隆年代常見「海水江崖紋」裝飾;由「海水紋」和「山崖紋」兩種紋飾組成,象徵「國土永固、山川昌茂」。清臺灣知府楊廷理贈匾《大丈夫》,也可看到當代製匾工藝特色。(文/劉采妮)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