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9年喜迎「三媽」鑾駕永駐府城~民國61年府前路創立「金鑾壇」
新建台南金鑾宮於民國99年4月4日(農曆庚寅年2月20)亥時入火安座
.webp)
圖說:蔡明坤主委、名譽主委謝武當、副主委:吳清欽、馮元正,常務監查涂明珠、監查委員黃振龍、委員:邱順安、陳宗生、陳清國、邱順安、廖南榮等人20240120現場口述(劉采妮拍攝)
【神傳媒記者劉采妮專訪】民國34年(1945)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初期,從高雄茄萣沿海移居來到台南的先輩,於日大正11年(1922)所開掘的台南新運河盲段旁魚市場經營漁產事業;民國56年(1967),施風調回到祖居地茄萣奉請茄萣金鑾宮「三媽」金尊鑾駕來到台南宅中駐駕護佑,數年來「三媽」威靈顯赫,香火旺盛;民國59年(1970)施風調、郭江海、吳添福、薛順興、薛榮吉、薛石龍、薛水用、施定、王源助、林天可、施金豹、薛慶瑞、郭義雄等13人,共同回祖廟-茄萣金鑾宮與委員會商議,虔誠跪求,以擲杯獲得天上聖母應允之聖意,喜迎「三媽」鑾駕永駐府城。
.webp)
圖說:目前駐駕於名譽主委謝武當宅中奉香的三媽金尊(謝武當提供)
「三媽」鑾駕駐駕府城初期,民國61年~71年(1972~1982)是以擲筊由擔任「爐主」的家戶迎回宅中奉香敬拜;眾信徒有感於「三媽」鑾駕每年跟隨爐主「居無定所」;民國61年(1972)由吳添福奉香向「三媽」承諾提供在魚市場旁自宅鐵厝為駐駕處,「三媽」降駕手攆「請妻子英子出來講」,夫妻兩人面對「三媽」歡喜答應,無償提供長期固定駐駕處,一直到新廟建成。民國62年(1973),由漁業界聞人黃金印慷慨解囊,並推派其子黃士銘主持創壇籌備會議,募集設壇及雕塑駐壇金尊等經費,訂定廟額為「金鑾壇」,壇主為吳添福,往後信眾們大都親切稱呼「三媽壇」(位於今台南市府前路二段230號所在地),自創壇後開放外界奉香參拜,民國73年(1984),為配合政府打通府前路騎樓擴建行館。
民國62年(1973)「金鑾壇」的神壇上供奉有新雕塑鎮殿大媽、開基二媽、茄萣三媽、太子爺、虎爺等神尊,並雕塑首批「三媽」5尊,以5尊其中一尊擔任「爐主媽」,接續有第二批「二媽」5尊、「三媽」5尊,第三批「二媽」7尊、「三媽」8尊。根據廟方回溯,當時一位「三媽」爐主宅中連續3日發爐警示,第4天鄰居大火延燒,將「三媽」燒傷,爐主將神尊請回,「三媽」神靈進入神界修行,由「金鑾壇」退神後火化,經過8年之後,「三媽」神靈降駕於手輦懿示安奉金尊,由管理委員會再行雕塑三媽金尊,目前駐駕於名譽主委謝武當宅中奉香;往後以其他編號「三媽」擔任爐主媽。
民國71年(1982)成立「金鑾壇」管理委員會,首任主委為林金柱,截至建成新廟前共經歷12屆,一屆2年,其中有林金柱2屆、現任名譽主委謝武當擔任第11屆,薛山掌擔任8、10、12屆、黃士銘第9屆,其他擔任主委的有薛順興、史忠信、薛石龍等人。民國93年(2004),由「三媽」擇定聚氣呈祥的台南市南區新孝路126巷5號吉地共132坪現址,指派黃士銘籌備建廟相關事宜,於民國94年(2005)10月3日(農曆乙酉年9月1日)辰時(上午7:00~9:00)動工興建,民國99年(2010)4月4日(農曆庚寅年2月20)亥時(21:00~23:00)入火安座。(蔡明坤主委、名譽主委謝武當、副主委:吳清欽、馮元正,常務監查涂明珠、監查委員黃振龍、委員:邱順安、陳宗生、陳清國、邱順安、廖南榮等人20240120現場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