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10:52:53
北門嶼的鹹汫 作者/王彥博

北門嶼的鹹汫   作者/王彥博  

01這段故事的起頭...

一个在地出世的囡仔,嘛捌離開過故鄉,到外埠頭咧學習,毋過,我誠愛故鄉,希望會當為故鄉,留下一寡仔有意義的物件。

為啥物我會想欲做這?

  • 因為我是在地生長的北門人。 
  • 第二,在地故事需要有人傳承。
  •  第三,在地人口老化嚴重。
  • 第四,語言是文化的底蒂。

圖說:《北門嶼的鹹汫–鹽埕媽》兒童繪本封面(圖片劉惠蓉提供)北門嶼的鹹汫   作者/王彥博  

因此我以「北門嶼的鹹汫」為主題,希望讓在地兒童、外出工作的北門人,喚起大家看見我們所該珍惜且理解這片土地的文化瑰寶,也希望透過自身微薄的力量作為媒介,讓大家能夠多多注意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人講:「語言是文化的底蒂」,文化若欲傳承,語言是真重要的媒介。也因本土語言的意識抬頭,希望以「臺灣閩南語」作為使用語言,除了認識土地文化、在地故事之外,更希望閱讀這本故事書的同時,也能學習本土語言,也希望能將文化故事中的美好與意義,傳達給我們的下一代。

 

02鹽埕媽的故事

北門永隆宮,一座鹽民信仰的中心,屬於 王爺系統的廟宇,為何會請媽祖呢?現今祀於 台南市永康區鹽行天后宮的天上聖母,俗稱「 (舊)二媽」、「洲仔尾二媽」、「花園媽」, 「二媽」原係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奉祀於陳氏 花園之祀神,清治之後,陳永華後裔被遣返中 國大陸,「二媽」仍留祀於花園,及至乾隆初 期(1736年),花園廢棄變成檨仔林,庄人乃 建新廟天后宮於鹽行港岸邊。道光3年(1823 年)之後,臺江陸浮,鹽行沒落,同治2年( 1863年)遭受大地震被毀,其後「二媽」神像 由鹽行、洲仔尾、大竹林和三崁店等四庄輪流 奉祀,直至民國56年鹽行天后宮重建,才固定 奉祀於此;約從清道咸年間(1821-1860)後 ,成為北門、舊埕、井仔腳、高雄永安烏樹林 等地的鹽民歲時迎請的神祇,號稱「鹽民媽祖 」,迎送之俗與鹽田的開發息息相關。

 圖說:《北門嶼的鹹汫–鹽埕媽》兒童繪本(圖片劉惠蓉提供) 

 「洲仔尾鹽埕」係1666年鄭氏軍民於今永康洲仔尾、 蔦松等地所開闢的鹽田,而清雍正4年(1726)台灣鹽業實 施專賣,乃以新港溪(鹽水溪)為界分設「洲北(第一代 )」和「洲南」兩場,爾後於清乾隆23年(1758)鹽民遷 徙七股區大寮及佳里區新埔一帶,仍稱「洲北場(第二代 )」;第三代「洲北場」於清道光 28 年遷徙來到北門、 舊埕兩地之後,與有「交陪庄」關係的「瀨東場」井仔腳, 也一同迎請媽祖前來「鑑普」,成為兩場鹽民的祀神。洲 北、瀨東兩場的鹽民「請媽祖」,最早是洲北場專廟永隆 宮(主祀溫府千歲、廣澤尊王)負責迎請回來祭祀一段時 間後,由瀨東場專廟興福宮(民國65年重建後改稱泰安宮 )接請過去,祭祀後負責送回,後來為求公平,兩地輪流 迎送,也就是一年「洲北迎、瀨東送」,隔年「瀨東迎、 洲北送」;戰後幾經演變,洲北場原先平分祀日的北門與 舊埕兩庄,因意見不合,致舊埕退出,並於每年的農曆10 月16日池府千歲生日前迎請,於是「請媽祖」從輪 流制改為固定制,由井仔腳在農曆6月初迎請, 北門在農曆7月18日負責請回。

  

  民國50年代前後,交通日便,開始採用「卡車請媽 祖」,陣頭仍保留傳統一陣「鼓吹陣」。不過,民國82 年前後,北門、井仔腳兩庄因為媽祖駐駕日數(鹽行天 后宮只准停留兩天,不被鹽民接受),與鹽行要求兩庄 出轎出陣參與其繞境(兩庄因人少路途遠為由,希望以 捐錢代替,不被鹽行同意)原因;在鹽行天后宮方面則 是認為,北門永隆宮與井仔腳泰安宮,因缺席鹽行天后 宮的「鹿耳門溪謁祖」所召開之籌備會議而感其誠意不 足,雙方協定不成而「斷香」,不再往來,百餘年來的 媽祖情誼,就這樣結束。惟民國101年之後,北門永隆 宮恢復迎請,於農曆7月10日迎請,16日送還,再度連 結鹽民與媽祖的情緣。

 

關於一段鹽行媽祖的傳說故事,在北 門在地老一輩的長輩,他們都知道在舊時 ,從鹽行遷移到此的鹽工,想要在這片土 地製鹽,不過說也奇怪,鹽民怎麼曝曬, 就是曬不出鹽,就在某天晚上,有位鹽民 夢見鹽行媽祖,她託夢給鹽民,教他如何 製鹽,沒想到,鹽民照著媽祖教導的步驟 來做(瓦盤製鹽),鹽很快就曬出來了, 而且,這製出來的鹽,再結晶的地方都有 一個小小的凹洞,別的地方曬出來的鹽都 沒有,於是在地人就說這是「媽祖來做記 號」,是媽祖賜予在地鹽民的禮物,因此 「鹽民請媽祖」更是在地鹽民飲水思源的 表現,也藉此呼籲後代子孫,雖然鹽業已 經沒落,但更重要的是「感恩」。

圖說:繪本的作者、顧問介紹與版權頁。(圖片劉惠蓉提供)

圖說:繪本的作者、顧問介紹。(圖片劉惠蓉提供)

03做出來的作品

做出來的作品到底有啥?

第一、《北門嶼的鹹汫–鹽埕媽》兒童繪本。 第二、有聲故事錄音。

第三、相關的周邊。 第四、畢業展覽展場呈現。

圖說:此創作是將故事內文錄製成「類廣播劇」方式呈現,並邀請曾文溪廣播電台配音演員協助錄至演出。(圖片劉惠蓉提供)

 

04通過國藝會補助

05家己的心情路途

此次「北門嶼的鹹汫」系列台語兒童有聲 故事書,是以在地特色故事所發展的兒童書,旨在希望在地的孩子或民眾與 在外打拚的年輕人,能夠了解北門的故事,也希望將這樣的故事傳承下去, 當然也希望吸引更多民眾,來到這個擁有許多故事的地區。

  語言是文化的底蘊,我們的母語乘載著台灣的文化,這片土地,也是孕育我們成長的地方,所以傳承在地文化當然也會承載著語言,這樣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你是愛這片土地的,那我們更應該要愛護她、保護她,更應該以她為榮,會以畢業製作作為我對地方付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希望能為地方留下有意義的事情,也誠摯希望大家,在忙碌之餘,也能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說不定你會和我一樣,愛上這片土地,愛上台灣文化與語言。

  這個過程中需要感謝很多人,時常給我建議,以及給予我最大空間的福岳指導老師,還有台語顧問盧廣誠教授、繪本顧問劉惠蓉老師、文史顧問黃文博校長、在地顧問王益和吳達盛、繪圖老師王奕蓁老師、在背後默默支持的父母,以及贊助與給予指導的朋友、老師等,有大家的支持,《北門嶼的鹹汫》這個系列才能問世。

 

您可能有興趣
  • 正統廳耳門聖母廟」歷經三度重建,於1981年11月8日落成安座,仿岩柴禁城般高貴典雅的設計,歷久彌新,2015 年完成台灣最大神將千里眼、順風耳之雕塑,2020 年完成巨型「鹿耳門牌樓」,成為中外聞名的廟宇,將宗教結合文化觀光,以信仰帶動地方發展,為天下信眾的心靈帶來平安與福庇。
    2023-11-28 18:13:00
  • 【記者劉采妮/台南採訪報導】日本沖繩縣「久米崇聖會˙明倫堂(管理事務所)」24日抵台南,由民政局宗教禮俗科廖俊添陪同,拜訪臺灣祀典武廟、財團法人台灣省台南市台灣首廟天壇參觀,並就管理層面向兩間宮廟請益。日方以「久米崇聖會」簡介,促進雙方認識並進行交流。臺灣祀典武廟主委林培火就日方詢問問題提供相關資料說明,雖然雙方語言隔閡,在比手畫腳進行溫馨笑談的國民外交。
    2023-11-24 23:56:00
  • 針對鹽水夜市增加週日營業日經營爭議,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今 (21) 日舉行協調會,邀集鹽水夜市管委會、武廟及陳情人協商溝通,協商會議中鹽水夜市管委會與陳情人皆表述意見,但尚無法協調出適切的共識,但雙方皆展現協調的誠意。市府經發局表示,近日將再召開第二次協調會議,期能促使雙方達成雙贏的共識。
    0000-00-00 00:00:00
  • 為維護水雉生態環境,本府農業局自107年起與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採「智慧農業─稻種披覆鐵粉直播技術」,取代傳統稻榖浸農藥直播方式,並於本市官田區水菱輪作田試辦至今,種植臺糯1號農田示範面積由5公頃增加到現今20公頃,施作農民計15位,有效減少稻種浸藥灑播導致田間生物誤食而受害情況。
    0000-00-00 00:00:00
  • 【記者劉采妮/台南採訪報導】柳營代天院21日上午9:30隆重舉行癸卯科柳營王醮王船出廠開光暨剪綵儀式,由葉澤山副市長、市長夫人劉老師、暨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宮廟代表、各方信眾共同參與盛事;由董明杰道長主法開光,敏慧護校學生擔任禮生,完成開光儀式後,現場貴賓暨觀禮群眾,計上百人共同以大纜繩縴拉王船「陸上行舟」隨著「水路」到達對街的「王船地」停泊,以金紙固定定位,盧朝仁主委表示,王船出廠之後,王醮的各項活動科儀陸續啟動。
    2023-11-22 02:24:00
  • 臺南市政府於11月20日舉辦「宮廟博物館認證」授證儀式,市長黃偉哲親自頒發宮廟博物館認證予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表揚廟方不遺餘力舉辦各式講座和交流活動,推廣廟宇文化及重視傳統藝術傳承。黃偉哲強調,台南是文化之都也是宗教之都,許多廟宇裡面的一磚一瓦都是歷史,一字一畫都是文化,不管文字、文物或者是神像等,都是文化的瑰寶,值得大家努力維護推廣。
    2023-11-21 21:13:00
  • 【台南訊】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土城香」是台南市定文化資產,成香迄今逾一甲子,今年首度開放外界「搏主會」,分別由全強環球公司林國偉董事長、竹香園張獻元董事長、一哥水產行陳慶和董事長、李約伯董事長、台灣守護文創陳仁昌董事長獲選為五大主會首,五大主會仍設在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轄境十一角頭內,大主會由下什塭仔、溪埔仔、砂崙腳;二主會由虎尾寮、鄭仔寮;三主會由中洲角、土城角;范王會由郭岑寮、蚵寮角;五主會由港仔西、青草崙,五位主會首與土城十一角頭共同齊心完成甲辰科禳災祈安香醮。
    2023-11-10 17:25:19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11月3日下午1時整在台灣長老教會木柵教會辦理「串山記─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錨點系列展演活動推廣記者會。現場由臺史博張隆志館長、文化資產局張祐創主任秘書、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莊建華主任、成功大學張秀慈副教授、普門書局游永福老師、左鎮教會鄭逸新牧師、木柵國小黃昭勳校長、內門區陳景星區長等貴賓出席共襄盛舉。現場邀請到第13屆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王宏恩與木柵西拉雅青年戴昕恩發表共創歌曲─「歸屬」,讓為期1個月的「串山記」系列展演體驗活動持續加溫。
    2023-11-03 22:59:18
  • 【台南訊】台灣最古老城市──台南市的市長黃偉哲與法國最古老城市──貝濟耶市的市長梅納爾(Robert Menard),在駐普羅旺斯辦事處長沈真宏總領事的見證下,於11月3日傍晚,以視訊跨海完成姊妹市締盟儀式。這是台南在法國的第一個締盟城市,也是貝濟耶市在東亞的第一個姊妹市,而台法兩座歷史最悠久城市的結盟,能在台南400前夕開花結果,更顯意義重大。
    2023-11-03 22:31:36
  • 【台南訊】市議員林美燕3日市政總質詢,創新推出「回家」專題,先感謝市長黃偉哲已協助木球協會有全新場地、安平區怡平里民可重回活動中心、勞工局行善團協助勞工修繕住家,並要求匹克球運動有完善的比賽場地,然後期望趕快提供射擊運動有個安全的新家,黃市長回應願全力幫助圓夢。
    2023-11-03 22:21:44
  • 【台南訊】 臺南市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極力要求改善工程品質及安全防範各項工作,因農田水路署更新先行改善水路未能將路側高程一併納入設計考量,致轄區公所辦理刨鋪修繕農路後與路面產生高程落差較大情形。
    2023-11-03 22:12:26
  • 【記者劉采妮採訪報導】秉持主祀玄天上帝「弘道行善」精神,下營上帝廟對於照護地方學子相當用心,於8年前開始將「上帝爺的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透過「愛心早餐」灑播於校園內...;日前,由東興國小校長陳志強率該校排球隊,前往拜訪下營上帝廟,將來自全國各縣市35間國小參加112年9/23-26舉行第50屆「永信杯」全國排球錦標賽五年級男生組,東興國小隊伍,以全勝戰績,榮獲冠軍的好消息,分享給下營上帝廟管理委員會,廟方得知喜訊相當高興,由姜金利主委接見鼓勵贈送排球隊制服,祝福下營東興國小排球隊下個月「學甲華宗杯」再創佳績。
    2023-11-03 08:41:44
  • 【記者劉采妮採訪報導】在歷史長河中,匯聚人類美德造福人群的優良因子,讓淵源流長的中華文化,能夠滾滾洪流澎湃洶湧!歷史人物關公塑造五常精神為武聖標竿,臺灣祀典武廟除了宣揚主祀關公的武德的大無畏浩然正氣,並搜羅相關文獻歷史紀錄,現任主委林培火、副主委佘水木期盼管理委員會成員及信徒,都能夠深切的體認關公文化對社會帶來的進步的核心精神,並輪流安排走出台灣與各界關公信仰交流。委員會的常委蘇枝發、委員楊媚鳳、秘書許家銘前往馬來西亞參加2023年10月9-14日關公文化世界宗教信仰的交流活動。
    2023-11-03 08:25:41
  • 【記者劉采妮/台南採訪】112 年 10 月 29 日(農曆癸卯年9月15日)上午10:30於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天公殿進行「搏主會」,由神明點選五大主會首名單出爐
    2023-11-02 09:58:58
  • 【記者劉采妮專訪】安平開台天后宮於10月7日,由主委盧友禮率領前往高雄彌陀清和宮,參加臺灣媽祖聯誼會第48次會員大會,林國明總幹事代表廟方舉薦服務近半世紀的志工李月鳳,參加台灣媽祖聯誼會「人間媽祖志工」大會接受表揚。李月鳳於民國69年從高雄紅毛港舉家遷移到安平討海為生,冥冥之中與「安平媽」結緣,在人生最艱困的過程中,獲得「安平媽」庇祐,從此誓願在媽祖座下服務,至今近半世紀。
    2023-11-02 09:36:55
  • 為慶祝媽祖羽化升天1036週年慶,安平開台天后宮「安平媽」於112年10月21-25日起駕前往莆田文峰宮、賢良港天后祖祠、湄洲天后宮祖廟、泉州天后宮等祖源地謁祖進香,並前往交誼深厚的仙岳山土地公廟參香。安平開台天后宮管理委員會主委盧友禮、委員暨信徒跟隨「安平媽」從台南、高雄等各地前往媽祖信仰的祖源地參與「海上祭典」謁祖進香活動;盧友禮主委以「孝道」為此行「思源進香」的主要目的。秉持道教傳統以「道法」演繹達到淨化安定人心的宗教力量,盧主委在受邀前往賢良港天后故里的同時,特別禮聘安平道壇第三代掌門人高功道長王浤儒隨行主持「龍鳳麒麟御路」兩廟共同開光點睛的重要儀式,進行兩岸宗教文化交流、道法演繹祭儀啟發安定平和人心重要的意涵。
    2023-10-31 07:27:33
  • 柳營代天院王醮已經綿延多久的年代?一科一科的王醮送走遠颺的王船,灰飛煙滅無從記數;當老人們遙望天際,深邃目光回溯著祖輩傳述「代天巡狩遊王公訓誡子民勤儉,不願勞動信民蓋廟」那份對遊王公的慈悲敬仰,娓娓道來耆老口耳長久流傳一句俗諺「新營有廟毋作醮,查畝營有錢毋起廟」,「代天巡狩遊王公」的信仰在尚未建造「柳營代天院」,就在「13口狗母煨」的「三角窟仔」燃起香熏敬拜,引用民國53年(1964)南瀛文獻:在本縣奉祀玉勅代天巡狩者,最早其本據為柳營(俗稱遊王),其次傳往安定之蘇厝,蘇厝又接往西港。在此三個地方之間,彼此之祭祀舉醮及降神方式,略有不同。睽違3年,數百年的傳承不斷;癸卯年柳營王醮將於112年11月20日(農曆癸卯年10月8日)豎燈篙展開序幕!
    2023-10-31 06:36:09
  • 台東是一個充滿自然美景的地方,無論是山林、海岸、部落,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如果你想要遠離都市的喧囂,來到這裡享受一下寧靜和放鬆的氛圍,那麼今天要介紹給你的這塊土地,可能就是你心目中的理想之地。
    2023-10-29 17:35:29
熱門新聞